其他

藥癮防治!用愛與關懷幫助青少年拒絕毒品

發佈日期:2016/6/29

】 


歷年的社會事件,讓民眾看了之後會心驚膽跳的,已經包含有許多的加害人,與毒品使用脫不了關係,甚至是佔據每天的新聞版面,層出不窮。依據報導使用毒品的年齡層下降,甚至到國小高年級生,會有同儕或不明人士請他們用滲雜有毒品的咖啡包,誘使這些小學生上癮。毒品對於人體的危害,除了對思考的影響及成癮性(與毒品戒斷時的不舒服有關),還會影響個人的知覺、判斷力、情緒、衝動控制等。所以不乏見到社會事件描述各種因毒品戒斷時對家人反目成仇的案例,造成社會成本的付出甚鉅。

青少年正處於認知情緒及人格發展的黃金期,若能發展順利則定型成抗壓性較高的個體,就對將來人生較有保障。但是部分年輕人在娛樂場合會使用非法藥物,若因而不幸讓他們在發展黃金期遇到毒品的負面影響(尤其在情緒與記憶力等方面),則將來他們拼搏人生的本錢就會受到戕害,甚至最擔心發生不可回復的影響(諸如:K他命引起的膀胱炎、頻尿漏尿症狀;安非他命引起的精神病狀態、持續受到幻覺或疑心病干擾,而影響本來的功能)。因此,配合教育及行政體系,作到反毒拒毒,不僅是道德上的口號,更應該落實到每個家庭與校園中,保障國家未來主人翁的身心健康。

但是藥癮為什麼對各年齡層的人士,有一定的吸引力,則需要了解它們,下列針對大腦與身心的影響層面詳加敘述。

藥癮對大腦的影響層面

遇到毒品使用的負面影響,大腦的情緒管理與動機這類功能,就會受到藥癮而改變腦部運作模式,例如: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就受影響,藥癮者會設法滿足需求,來達到之前的感覺。

藥癮對生理與心理功能的影響層面

一旦停止或減少原來藥癮使用的量,成癮者會有脫癮或稱戒斷症狀,隨著戒斷症狀的嚴重程度上升、或是心理依賴的影響,藥癮者會不斷的使用同類藥物來減少不舒服,因而形成惡性循環。

 

來源:華人健康網

相關連結1:華人健康網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