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化身糖果 拐童吃上癮
【蔡進男╱基隆報導】小心別誤食!毒品氾濫警方抓不勝抓,也發現毒品外觀變化日新月異,除了較常見的混合型即溶「咖啡包」外,竟出現跳跳糖、巧克力、小熊軟糖等樣式,警方憂心毒品恐「向下扎根」滲入國小校園,寒假即將來臨,基隆市警局昨特地走訪小學校園,加強防毒宣導,呼籲師長、家長若發現小孩突然愛喝咖啡、極度想吃特定款式的糖果,就可能是誤食毒品成癮。
警方指出,毒咖啡包經警方多次破獲,且大幅宣導後,許多民眾已有所認知,不會隨便沖泡來路不明的咖啡。
控制行動逼圍事
但藥頭為擴充市場,且巧妙規避警方查緝,竟將毒品混入糖等材料,製作毒梅子粉、仙楂餅、巧克力等,去年底台南警方還查獲可愛的小熊包裝毒軟糖,外包裝相似度高達90%,卻驗出K他命等毒品成分。
警方表示,毒蟲經常利用青少年涉世未深,大方提供糖果外包裝般的「嘗試包」,慫恿說「這種糖果吃起來不一樣,會有飄飄然的感覺喔」,待青少年上癮後,就開始對他們收費,如果沒有錢購買,就要求他當車手、幫忙討債或圍事來控制行動。
基市少年隊也指出,根據去年移送的兒少涉毒案件統計,受同儕影響、出入不當場所,是青少年好奇而接觸毒品的主因,施用毒品地點除了零星散落在KTV包廂、汽車旅館及公共場所偏僻角落外,也開始出現在自家或他人住處,提醒家長若發現子女時常深夜返家,或在家中發現異常零食包裝,就要多注意孩子是否接觸毒品。
嗜咖啡恐是前兆
少年隊長蔡漢圻說,許多學校及家長擔心小朋友施用毒品,會被人投以異樣眼光而隱匿不報警,但小朋友不懂事,難免會結交到壞朋友,師長、家長若及早發現報案,便可協助讓小朋友早日遠離毒害。
少年隊近期推出「社區婆媽反毒計劃」,請社區的長輩們若發現社區內有不尋常的動靜,及時通報警方,避免兒童、青少年在社區角落施用藥物,若小孩突然在大量泡咖啡、一直吃糖,就可能是食用毒品的徵兆,應特別留意。
毒糖果種類
●毒咖啡包
●仙楂餅
●小熊軟糖
●梅子粉
●巧克力
●果凍
註:內含毒品成分以搖頭丸、K他命為主
來源:蘋果日報
相關連結1: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