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見我思 - 包藏毒心的浪漫

發佈日期:2017/2/13

2017年02月12日 04:10 葉毓蘭


元宵節,全台四處大大小小的燈會無數,自古文人騷客對於一年首度的月圓夜,總是充滿浪漫,「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過幾天就是西洋情人節了──您浪漫了嗎?

但是,越來越多的浪漫,以助興、助性為由使用毒品,狂歡之後卻是喪命憾事。

 
 
不久前,台北市W飯店中發生一起離奇命案,揮金如土的富二代在飯店中開房間辦趴邀來正妹助興,沒想到出了人命。荳蔻年華的郭姓女模死於非命,媒體的焦點卻關注在女模生前有沒有遭受性侵,以及土豪哥的大內褲有沒有留下蛛絲馬跡,卻忽略了郭姓女模體內驗出包含安非他命、搖頭丸以及「鴛鴦錠」等3種毒品反應,類似的毒品混和使用,才是真正致命的主因。

而且這種以毒品助興的狂歡派對,並非只有土豪哥消費得起,在年輕人的聚會中早已蔚為風尚,索命無數了。對於警消而言,在處理這些毒趴現場的遺體時,最難瞭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年輕人會想「High」,「High」到要命?W飯店的郭姓女模使用的「鴛鴦錠」屬於K他命的一種,但在經過改良後,成了一種無色無味的發泡錠,常被用來當作「春藥」使用;但是她在自己送命之前,曾以錄音向好友描述現場狀況:有個女子吃完後整個人抽筋,彷彿是到另一個世界,「然後就是…就是…群魔亂舞」。

毒品的濫用,與台灣的法令過輕,把K他命訂為三級毒品,施用者無刑責有關,而施用安非他命、搖頭丸等二級毒品,雖然法訂刑期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法官對於毒品的輕判已經到了天理難容的程度,年初一個運送4公斤安毒的男子,本為7年以上重罪,但是承審法官可以百般維護,硬是判他緩刑,讓檢警為之氣結,更難想像如果真的如顧立雄在立委任內倡議把一二級毒品「醫療前置化」的後果,台灣豈不成為毒品犯的溫柔鄉了?

新興毒品的防不勝防,主要在常被包裝成「無害」,像坊間常見K他命摻入即溶飲品包或做成梅子粉、糖包等,甚至外包裝印有Hello Kitty,很多青少年學生就這樣掉入圈套;還有很多毒品使用好聽的名稱:快樂丸、聰明丸、鴛鴦丸,請君入甕。

雖然法令如此不濟,法官判決又如此離譜,警察還是把反毒當成重要任務,防制青少年遭受毒害,遏制新生毒品人口,僅以在去年暑假、今年寒假執行「護少專案」為例,共緝獲少年藥頭267人、各類毒品1137公斤。

只是這樣斐然的成果,到底是因為警察的大力查緝所致,還是反映台灣的下一代毒害嚴重?如果沒有辦法引起當局重視,恐怕一切都是枉然。

(作者為亞洲警察學會祕書長)

(中國時報)

 

來源:中時電子報

相關連結1:中時電子報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