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毒品「恰特草」 偽裝茶葉闖關
發佈日期:2017/9/27
2017-09-26
從非洲郵寄 首度在台轉運就被抓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調查局與關務署查獲有「東非罌粟」之稱的新興毒品「恰特草」走私來台,查扣十八公斤恰特草,黑市價高達一千八百萬元,逮捕李瑞麟等三名香港人,把毒品從非洲衣索比亞寄往台灣以茶葉罐包裝後再準備銷往美國;調查局指出,屬二級毒品的恰特草外型像茶葉不易分辨,李嫌過去都是在香港收毒包裝再銷出,首次把台灣當作毒品轉運站,就栽在台灣區域聯防反毒網。
關務署臺北關上月二十六日攔截一件來自非洲衣索比亞的國際快捷包裹,調查局鑑驗後證實,內有夾藏新興毒品恰特草十八公斤,呈現二級毒品「卡西酮」及三級毒品「去甲假麻黃鹼」反應;因包裹寄送地在高雄,轉由調查局航高站偵辦。
查扣18公斤 黑市價達一千八百萬
專案小組根據包裹地址,埋伏於高市鼓山區收貨地,發現由香港籍程姓男子代收,程男全家搬來台居住不到一年,他供稱毒品是袁姓香港籍友人委託代收,要求他以茶葉罐包裝後,再寄往美國銷售牟利;專案小組按兵不動,透過程男策動香港仲介袁女及貨主李瑞麟於九月二日來台,再將兩人逮捕偵辦。
3港人被逮 稱中國金主幕後指使
專案小組指稱,李男供稱目前在香港從事貨運物流業,幕後首腦是中國的金主,他自去年三月間受託在香港代收恰特草,再以茶葉罐重新包裝後,寄至美國十多次,第一次將台灣當作毒品轉運站,沒想到立即被查獲。
李男訊後被依毒品、懲治走私罪嫌送辦,法官裁定收押,另程男與袁女交保,但被限制出境,專案小組後續將清查該集團的販毒網路。
恰特草有「東非罌粟」之稱,又名「巧茶」、「阿拉伯茶」,是一種產於東非與阿拉伯半島地區的植物,剛採下新鮮時外形類似莧菜,曬乾後形似茶葉,一般人不易分辨,成份含有興奮化學物質卡西酮,對人體中樞神經具有刺激作用,長期食用易成癮及傷身,許多國家列為管制藥物或毒品,台灣則列為第二級毒品。
來源:自由時報
相關連結1: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