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 陳慧諴研究員
藥癮涉及環境刺激與藥物酬賞效果的聯結,因此被視為一學習與記憶的歷程。「場地制約偏好(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CPP)」為一種古典條件制約學習,經過藥物與環境制約訓練後,動物會將藥物所產生的欣快感與其配對的環境線索做連結,因而產生偏好行為。是一個研究藥癮記憶的常用模式。
目前場地制約偏好的研究大多以大鼠或小鼠為主。近年來已有研究嘗試使用斑馬魚來建立場地制約偏好,但僅限於藥物場地制約的表現,缺乏對後續偏好行為的消除 (extinction)與再復發 (reinstatement)的探討。
本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陳慧諴研究員團隊使用斑馬魚來建立甲基安非他命之場地制約偏好並確認斑馬魚是否類似大小鼠,對藥物產生場地制約偏好之後,制約記憶可被消除,並引起復發。結果顯示甲基安非他命誘導斑馬魚的場地制約偏好具有劑量依賴效應。而制約行為可被逐漸消除,但在給予甲基安非他命或是利用追逐或yohimbineα2A腎上腺素受體拮抗劑模擬壓力存在的狀況下,會引起復發,也就是已消失的場地制約偏好行為會再度出現。且在經過14天的戒斷後,甲基安非他命或壓力,皆可誘發顯著的再復發反應,類似成癮者長期戒斷後再復發的狀況。
圖中紅色虛線以下為本研究對斑馬魚場地制約偏好成癮模式的新進展:
此外,我們也觀察到藥物對於斑馬魚甲基安非他命場地制約偏好的影響和大小鼠相同。例如多巴胺D1 拮抗劑SCH23390可以抑制甲基安非他命引發場地制約偏好,鴉片受體拮抗劑納曲酮(naltrexone)可以減少甲基安非他命誘發的復發反應,而α2受體激動劑可樂定(clonidine)可以防止壓力所誘發的復發反應。
這項研究成功的利用斑馬魚建立甲基安非他命場地制約偏好成癮模式,並延伸到消除、戒斷和再復發的階段。顯示斑馬魚場地制約偏好模型的預測效度和大小鼠相近,未來可以取代大小鼠進行藥癮記憶的研究。此研究發表於Addict Biol. 2023 Dec;28(12)。
全文出處:
Chen LC, Chan MH, Chen HH. Extinction and reinstatement of methamphetamine-induced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in zebrafish. Addict Biol. 2023 Dec;28(12)